長江商報消息 ■房清江(嘉魚 公務員)
  “單位招錄的4名雙語講解員,有3個是局領導的子女。”近日,有網友舉報稱,江蘇徐州市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管理局(下稱“淮塔管理局”)於2008年招聘了4名講解員,其中有3人的父親都是當時局裡的副局長。不過,當地紀委、人事局等相關部門介入調查後,結論是此次招聘程序符合規定。(12月24日《現代快報》)
  機關事業單位“蘿蔔招聘”的事件不少,看似嚴密的程序里藏匿著權力自肥的魅影,甚至淪為“近親繁殖”的游戲,損害了基本的公平公正。
  仔細回顧一下當初招聘過程,不難發現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。首先是招聘沒有專業限制。既然是招聘雙語講解員,至少應當是外語專業,或者對外語能力作出一定的規定。沒有專業限制,意味著更廣譜,誰都能報名;其次是面試評委設置。淮塔管理局辦公室、宣教部等人員亦是評委,用人單位具有左右結果的評判權,無法排除傾向性嫌疑,其結果本身難具公信力。更何況他們在招聘中與承辦者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繫,考題泄露是存在可能性的。而這些恰恰讓單位領導的子女在招聘中處於更有利的位置。
  更重要的是,為了防止“蘿蔔招聘”的發生,人事招聘實行“迴避制度”早有規定,見於2006年人事部《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》第27條。迴避制度包括兩個方面:一是資格的限制,如個案招聘單位任領導職務的副局長,其子女報考就應當迴避,被堵在大門之外;二是招聘過程中,相關工作人員涉及利益衝突可能影響公正的,在考務中應進行迴避,比如單位相關工作人員不得當考官、評委。
  類似的制度,同年8月在《徐州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實施辦法》中亦作出規定,只是不過淪為一張廢紙罷了。程序缺少正義,招聘難有公平。面對5年來不斷的質疑,此番當地人事與紀檢部門迫於輿論壓力,作出所謂調查,但結論“符合規定”更像是一種托辭。這樣的尷尬其實可以預料,一則體制內的自我調查本身一直存在公信隱憂;二則木已成舟的結果牽扯了過多的利益,不僅涉嫌的考生事實上已經工作了5年,如何處理成為難題,而且一旦承認有問題,考試的組織者、相關責任人員的處理,牽涉面也相當廣。
  調查結論“招錄沒有問題”才是真問題。影響機關事業單位人事招聘的公平公正,說到底這還是權力制約的話題。儘管從制度層面上越來越重視預防與控制,但是有規定難執行,違反了規定難查處、難糾正,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。原因也並不複雜,不過是權力蔭佑的思維根深蒂固,“近親繁殖”迎合了整體的訴求,甚至成了權力的“恩賜品”,成了一種所謂的激勵;相對應的則是裁決糾偏與問責機制的缺失、程序正義不具剛性、招聘環節責任人責任界線模糊,從而給權力尋租留下了空間。
  維護人事招聘的公平公正,根本上需要從執行環節增強對權力的制約,增強非利益相關者在操作中對程序正義的遵從,誰執行誰對後果負責,藉以倒逼招聘過程的公開與透明。  (原標題:“招錄沒有問題”才是真問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h32khgv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